日语学院:强化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见实效

    期次:第517期    阅读:46   

  自2011年开始,本着培养高端日语人才的目的,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外国语学校的高起点日语专业本科生生单独开班,并编排课程计划。与此同时,新开设的课程也面向其他非高起点的各年级学生,已达到大面积提升学院全体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两年来,日语学院先后开设了《日语交替传译综合训练(中级)》、《日语口译技巧》、《日语演讲与公开发表》等课程。这些新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外语技能上的课程总量,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日语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培养更多高层次日语人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日语演讲与公开发表》课程开设一年多来,被越来越多的非高起点学生选修并口口相传,其教学效果不胫而走,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所谓《日语演讲与公开发表》课,顾名思义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在公开场合进行得体而恰当的表达。如何将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且富有感情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无疑属于较高层次的、涉及到语言表达艺术方面的技能训练。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发现自己虽然日语笔头写作和笔头测试问题不大,但如果给他一个主题或一段材料,让他据此在众人面前作个即兴发言时,便露了怯,或不敢开口,或结结巴巴,或语无伦次、逻辑不清,或不能因人而宜,只是一股脑儿地将自己的意见讲完了事。等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在公开场合用外语“得体而恰当地表达”这一能力迫切需要培训和加强。
  在近日的一堂《日语演讲与公开发表》课上,担任此门课程教学的外教石津老师首先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声音”。学生们发现,音量通过扩大之后,音质会发生改变。而音质的高低,厚薄,都会直接影响演讲的质量。石井老师让学生们录下他们“自己的声音”后反复地听,让学生处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重新审视“自己的声音”,听出“自己的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字字句句所蕴含的感情。学生们反映,进入高年级后,对以往一遍一遍地朗读练习有点“疲劳”了,觉得可有可无。但如今真正读起来,却发现自己的朗读和口头表达真的漏洞不少,比如:文节的停顿不对、句子的起伏不对、甚至很多单词的语音语调都有问题。对学生朗读和审听“自己的声音”找出的或大或小的问题,石津老师耐心地———作出分析,让学生们颇受教益。
  在上课过程中,石津老师尽量安排出时间组织即兴演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说出“自己的声音”来锻炼表达的勇气与自信。比如,让学生挺起胸膛用日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将言语之中的感情传达到听众的心里,这样的即兴演讲,每次都让学生抱有期待,并得到提高。
  据了解,《日语演讲与公开发表》课程的安排颇有系统性,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课程进度与安排是:第一个月朗读文章练习发音、第二个月写稿演讲、第三个月脱稿即兴演讲、最后一个月则让学生登台发表演讲。(日苑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