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政治角色与美国大选”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行
期次:第503期
阅读:147
本报讯11月26日至27日,“媒体的政治角色与2012年美国大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多家重要媒体与高校的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与新闻专业本科生、硕博士生300余人出席。上外副校长冯庆华举行招待会对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媒体与高校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美国驻沪总领馆总领事葛瑞风表示欢迎。
上外新闻学院院长郭可、中美教育基金会长张之香大使、《文汇报》总编辑陈振平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词。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斯库奈德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美国选民构成的变化对美国大选的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保守的共和党人的年龄层面偏大,而新兴的、年轻的移民阶层更倾向于民主党。这种年龄结构的改变,深刻影响了美国大选的结果。普利策奖得主埃德尔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总统选举的影响。政治事实核查网站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出现,使得很多政治候选人对自己言论的真实性更加小心。
出席研讨会的国内多家报社国际新闻部主任表达了对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看法,对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本土化表述作了强调。
由中美教育基金主席张之香大使主持,与会者以“与普利策奖面对面——媒体的美国大选报道:美国视角与中国视角”为主题,举办了中美媒体大选报道观点高峰论坛。。普利策获奖记者埃德尔、格雷迈迪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舒奈迪和上视英文频道副总监王立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上外新闻学院院长郭可分别作了学术演讲。(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