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庆华教授谈“计算机辅助下的文本分析”
期次:第501期
阅读:61
上外第79 期博士沙龙10 月30 日晚举行。 副校长、英语教授冯庆华作了题为“计算机辅助 下的文本分析”的讲座。
冯庆华教授说,早在十多年前,已有许多高 校老师关注“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研究。他本人 在1996 年编写的《实用翻译教程》中选用了数篇 培根散文翻译作品,其中数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最 富特色。王佐良先生翻译时非常讲究古文色彩, 刻意回避一些现代汉语的字词。“之、乎、者、也” 的文言文比例高达40% 。在他的文本中,除了“目 的”一词之外,最具现代汉语特点的“的”字出现 率为零。为此,冯庆华特地对王佐良先生翻译文 本特点作了统计,并与其他译文作对比分析。他 回顾说,当时用 WORD 替换功能,做了一些不太 全面的统计,直到本世纪初东欧的两位学者研发 出了 CONCORDANCE 软件,这才为“计算机辅 助下的文本分析”提供了更大便利。
讲座中,冯庆华选出王佐良翻译的5 篇培 根散文与高健、曹明伦、何新、水天同、水天明等 翻译家的译文作了对比分析,然后指出了其中 异同之处:王佐良译文独特词汇均为“余”“此 辈”“臣”等古体或书面体,而他的未用词汇(即 其他所有译文文本皆用了王译未用的词汇)均 为口语体,例如“的”、“他们”、“因为”、“和”等。
冯庆华还对王佐良译《谈读书》、《谈真理》 和何新译《论读书》、《论真理》作了举例分析。 通过对不同文本标点符号和平均句长的对比, 发现王佐良译文平均句长最短,语言最简洁。冯 庆华把王译《谈读书》、《谈美》和平均句长最长 的水天明译文作了例句对比,发现王译非常简 洁,甚至少于原文字数,水译太过详实,甚至是 王译的两倍多;而王译的文言词则是水译的两 倍多,前者单字词频高,平均词长短,从而保证 了语言简洁,其他译者的译文双字、四字词语均 高于王译。
在对《红楼梦》原文和霍克斯译文、杨宪益 译文的文本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冯庆华对上述 译者的语言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以此 揭示译文与译者风格研究的奥秘,给在座博士 们把握、欣赏和学习语言风格与翻译风格颇多 启迪。
讲座中,冯庆华还将《阿 Q 正传》与《红楼梦》 字频作了比较分析。他指出,两者相似之处是高 词频均显得口语化,这体现出了中国近现代文学 白话体小说的基本特征。不同之处是前者人物对 话明显少于后者,描述与陈述的语言则多于后 者。
冯庆华说,研究者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可以 准确统计出一个特定文本中的高频词、特色词和 独特词,从而为分析文本语言风格提供依据。接 着,冯庆华将他做分析是所利用过的统计分析软 件, Concordance 3.0 (简称 Concordance )、 Concor- dance for Wi ndows2.0(简称 Wconcord)和 Con- capp Wi ndows Appl i cati on 4.0(简称 Concapp)作 了介绍,并对最常用的 Concordance 3.0 作了详 细解说。
冯庆华认为,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计 算机辅助下的文本分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 希望大家把这些文本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研 究中。
秉承“做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这一 理念的上外博士沙龙,自2009 年10 月27 日开 始举办,至今已历时三年。 (博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