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庆回母校作两场国际新闻学讲座
期次:第512期
阅读:79
4月24日、26日,《中国日报》前常务副总编辑、校友黄庆来上外,以“国际新闻报道的选择”和“新闻采访的选择”为题,为新闻学院学生作专题讲座。
围绕国际传播之选择,结合当下时事,黄庆详细讲解了国际传播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立场选择。黄庆认为,目前国际媒体业并未形成新闻报道的共识,但媒体人应“努力说真话,选择不说假话。”
对比当下对禽流感事件的中外媒体报道差异以及《中国日报》对伦敦奥运会、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黄庆分析了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立场选择。她勉励上外新闻学子勤思考、多锻炼,多维度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具备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感。”黄庆说。
就如何进行采访选择,黄庆从近期媒体对雅安地震的报道着眼,就灾难报道记者应如何做准备谈了看法。黄庆以媒体披露波士顿爆炸案遇难中国留学生个人信息为例,对新闻界中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取舍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她引用赵启正对一些年轻记者的批评指出,搜集信息、广泛咨询是新闻采访的基础,“采访厚实,报道才能有深度和高度”。谈及灾难报道中的伦理之争,黄庆借用全美摄影协会会长桑得的话“你首先是人类的一份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以此表明她对二者如何权衡的立场。
黄庆以自己3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告诉上外新闻学子,做新闻工作最大的享受是可以一直学习,不断成长,不断积累经验,“这是其他行业所体会不到的”。(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