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卓越学院入选2016年度上海教育综改典型案例

    期次:第579期    阅读:162   

  本报讯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公布2016年度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我校报送的改革案例———《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得到专家肯定并入选。
  2015年底,我校瞄准国家和区域急需,立足本校实际,实施以卓越学院为试点的荣誉教育,以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型战略人才为契机,创办卓越学院。旨在带动全校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国家战略急需的“五类人才”。2016年9月,卓越学院首届新生入校,分别进入“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平台”实验班和“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培养平台”实验班学习。2017年,“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平台”正式启动。
  卓越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擅长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青年领袖。为确保卓越学院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学校对培养平台建设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与安排。在改革过程中,卓越学院体现出了在招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环节设计上的突破与亮点,建立起了适宜拔尖人才选拔和培育的体制与环境。
  在招生环节中,卓越学院采取保送生与高考生源相结合方式。部分新生提前录取自国内17所著名外国语学校,另一部分则在经高考进入我校的新生中选拔。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实行准入准出“旋转门”式动态管理机制。2017年,卓越学院将进行首次面向非卓越学院本科生的入院选拔,通过选拔的学生将进入卓越学院学习。
  在课程体系创新环节中,卓越学院课程由英语强化、通识教育、语言专业、多语种国别区域研究方法/翻译素养/国际组织人才素养、国际课程五大板块构成。除语言专业板块,其余课程均在卓越学院开设。在大一或大二暑期,每名同学都需参与一次海(境)外暑期课程或实习实践项目,旨在锻炼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卓越学院的改革创新还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各方面。2016级新生入学以来,学院设立了“卓越讲坛”、“卓越书会”、“卓越演说家”等第二课堂品牌活动。“卓越讲坛”已举办6次讲座,主讲人均为中外人文社科领域专家,讲座主题具备专业性与前瞻性,受到学生好评。在原有品牌活动基础上,学院将开设“卓越工作坊”、“卓越辩论会”等课外学习或实践项目,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在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探索创新。
  在英语强化、国际培养、学业导师、创新创业、旋转流动和战略培养等方面,卓越学院均有创新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改革措施,在全校各部门学院通力合作下致力于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卓越国际化人才。(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