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培养能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卓越专业人才上外举办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期次:第644期
阅读:125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党委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8月20日至2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校党委书记姜锋在报告中指出,培训的目的是通过集体学习交流提升大家的思想理论水平,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为学校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做思想动员和思想统一。
结合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姜锋指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亟需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上外建校70多年来,学校从单语种发展为多语种,从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勇于开拓,传承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高等外语教育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面对时代呼唤和国家需求,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上外必须勇于承担新使命,再接再厉,加快创新发展,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姜锋强调,学校党建要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与师生发展有机结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凝心聚力加快培养能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专业人才,要突出我校特色优势,着眼于语言能力、学科能力和话语能力贯通提升,综合谋划推动全球话语能力培养;要围绕“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和“+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
就打破学科、专业、机构和政策壁垒,提升学校协同、开放和高效发展的能力,姜锋作出三点强调:一是要为教师发展搭建更多更好的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二是行政部门须本着“服务一线、服务师生”的宗旨,向便利化、制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三是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沟通、协调和调研的能力。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李岩松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理解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理念,既要紧密围绕学校特色和传统,又要紧跟时代要求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参与各领域全球事务的专业人才,必须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就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李岩松作出三点强调:一是要加强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既健全基本制度体系,又要使专项的政策制度能与时俱进,针对国家需求、社会进步和学校发展及时作出调整。要充分关注学校治理的整体性与院系治理的差异性,确保职能部门协同衔接,校院两级统筹协调,各单位上下互动,形成学校治理的有机整体;二是建立高质量、高效率、专业化的议事决策机制。优化和完善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各项基本治理组织;三是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建设,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日常服务;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李岩松强调,要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高效的制度实施体系、严密的制度监督体系、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将学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副校长杨力、林学雷、张静、查明建分别作了题为《凝练内涵,探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新路径》、《优化配置,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保障力》、《夯实基础,建设胜任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协同创新,以一流学科建设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新高地》的报告。
围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优势、全球经济治理发展趋势与战略人才培养的要素支撑、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郭树勇、章玉贵、张爱玲、潘煜等二级学院院长作了主题分享。全国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上外法学院副教授黄绮就《民法典》作了解读。
围绕全球治理人才能力要素和培养路径,参加培训的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了分组讨论和集中交流。 (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