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期次:第644期    阅读:139   

本报讯 8月1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外党委副书记王静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上海大学社科部教授王天恩、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曹泳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冉、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蓉等专家学者与会。上外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衣永刚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对近年来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就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增强学科育人与服务社会的成效、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王静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指导。她指出,上外与新中国同龄,自创校开始学校就在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早期毕业的很多优秀人才毕生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翻译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上外发挥自身优势,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等研究新领域。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创新迎来了良好的机遇,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
王静强调,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把握三个基本方向:一是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融入上外办学定位和学校学科优势,探索推进“多语种+”战略,创新发展。三是把基础建设与特色发展协同推进,要在规范基础建设中突出特色发展,在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中夯实基础建设。
围绕“上队伍、抓学科、促发展”,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鸣歧教授就近年来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作了简要回顾,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蒙象飞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报告,从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与条件和学科发展设想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特色与成果。
与会同志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门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