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照:恽代英等革命先烈英勇就义。
本报讯由中宣部、教育部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南京市委、江苏省教育厅承办的原创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9月8日、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会堂连演两场。这是话剧《雨花台》上海高校巡演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陈建军,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中心组部分成员,上外党委副书记钱玲,部分雨花台英烈家属和2000名上外师生观看了演出。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强调“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015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了以雨花英烈为题材的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今年4月起,话剧《雨花台》先后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启全国高校巡演。
话剧《雨花台》以英烈们的事迹为创作素材,用时空浓缩的故事,用扣人心弦的情节,配以大量的多媒体资料,把雨花台烈士的群像搬上了舞台。在阴森冰冷的牢狱中,面对敌人的严酷审讯和亲友的百般劝说,恽代英、施滉、许包野等烈士在狱中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直至英勇就义,充分体现了雨花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当《国际歌》响起,烈士们昂首走上雨花台慷慨就义,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
话剧《雨花台》在上外演出期间,包含大量珍贵历史图片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展”同步在上外教育会堂展出。曾经在上海工作、战斗过的烈士邓中夏、恽代英、侯绍裘和话剧中展现的施滉、许包野、冷少弄、郭纲琳、石璞等烈士的故事,吸引了大批上外学子驻足观看,从中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南京日报社和上外党委宣传部还联合举办了“我演《雨花台》”群众演员选拔、《雨花台》主创与师生座谈会、“穿越时空的对话———信仰的力量”当代青年给雨花台烈士回信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重温雨花英烈事迹、感悟雨花英烈境界、传承雨花英烈精神。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上外学子踊跃参与《雨花台》在上外巡演和系列活动。雨花英烈事迹所蕴涵的信仰、忠诚、为民、担当的红色文化基因,成为激励上外学子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宣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