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与金融界学者汇聚上外
研讨“衍生品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次:第570期
阅读:43
本报讯“衍生品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8月2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际业务部总监张鹏作了题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路径”的演讲,就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背景、意义、路径及初步成果作了阐述。他认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虽然在短时间受限,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过程,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也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常务副总经理刘文财就“股灾中的股指期货市场”发表演讲指出,股指期货市场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股指期货并非股票市场下跌的元凶,任何金融衍生品在全球发展都经历过曲折过程,但前途是光明的。
在“对冲基金与上海金融中心”主题演讲中,国富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勇从监管角度提出,市场仍需要降杠杆并加强一行三会协调,继续强化牌照管理,监管加强后的恢复市场创新。马勇就对冲基金的现状和策略分类以及IT技术与金融的协同发展作了介绍。
在“新形势下的科技金融发展”的演讲中,平安银行小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兼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时光从实体经济入手,分析了银行作为在一线服务市场的金融机构对新兴行业领域的布局。他认为,科技金融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跨界合作成为常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地位进一步增强,随着风险管理持续优化,金融创新会层出不穷。
在“浅析资产荒背景下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演讲中,江苏汇鸿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华从再融资案例出发,以资产管理者身份阐述金融衍生品发展对市场的影响。他认为,资产荒的真正原因并非缺乏优质资产,而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王胜华强调,继续坚持发展“金融公益”,建设量化商学院,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在“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演讲中,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廖慧从政策层面分析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战略机遇,从市场制度建设层面分析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实践及主要途径。
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对会议作总结发言提出,股指期货绝非导致2015年股灾的直接原因。他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浓郁的创富氛围、发达的要素市场,政府要有高效的行政效率,也要有无所不在的风险意识。
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金融市场最前沿的衍生品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议题深入交流,结合各自领域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衍生品发展的深远影响,呼吁股指期货市场尽早恢复风险管理功能,更好地服务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次研讨会由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津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