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上外有一群受欢迎的数学老师!

    期次:第672期    阅读:164   




在外国语大学里担任数学课老师,听上去是一个稍显“另类”的任务。然而有一个团队,不仅出色履行着这个任务,还广受师生欢迎。
让文科生心里有“数”
《文汇报》曾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深受上外学生喜爱的公共选修课《高等数学》主讲罗雪梅教授的事迹。在这篇题为《让文科生心里也有“数”》的通讯中,记者形容
《高等数学》的火热程度:别说很多人选课选不上,哪怕只是想去“蹭课”,找个坐的地方也不容易。
学生们说,上罗老师的课,感觉过得如此之快,效率如此之高!那“挂人”无数、抽象难学的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竟被她讲得如此引人入胜,每次课都像听悬疑故事一般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太神奇了!
文科生学数学有必要吗?罗老师说:“对文科生来说,高数就是一棵‘高树’嘛。难是难学了点,但只要学好了,对你以后帮助大着呢。”
“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学好数学定会终身受益。”
事实上,上外已连续16年开设高等数学通识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提供学习良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还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高等数学、统计学通识选修课程以及金融学辅修学位课程,面向硕博士生开放统计学公共选修课程。对金贸学院学子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四大体系课程,并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从基础内容,到数学和统计学的“四大版块”,再到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的同时又将知识点有机结合,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团队的“微积分”
随着上外近年来的发展转型,在学校支持和保障下,“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已从“单点”慢慢发展为“数列”,再到“数阵”,让上外学子有了更多选择。
2001年,许加凤来到上外担任高数课老师,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实践,许老师的教学受到学生好评。她喜欢点名请同学上黑板做题,督促同学们及时巩固好重要知识点。有学生评价她“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对学生真的非常好。”
从教20年的团队成员张明倩老师说,“对待自己的课堂,无论讲过多少次都不能放松备课”,课上更是要精神抖擞。在她看来,准备好经济学课程教学,其实就是在打通知识,可以在讲授统计学、概率论等课程的时候,有意引用经济、金融、会计等方面的案例,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安玉莲老师的教学则注重理论、框架层面宏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含义及其应用。同时通过生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授高等数学“微分”概念时,通过“切平面”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个奇妙的数学过程。“安老师的课堂十分有趣,上完课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学生这样说。
团队中的刘晓倩老师则像是同学们的同龄好友,在课堂上经常以朋友的角度与大家探讨交流。她注重将老教师们的教学经验与前沿知识和案例完美融合到课堂中,让教学与时俱进,成为团队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的一把“好手”。
“如果要用一个数学概念来形容我们的团队,也许‘微分’与‘积分’是最合适的,每一位成员可以独立成为优秀的‘微分’,又可以凝聚合力成为强大的‘积分’。”团队老师们如是说。从“数列”到“数阵”的优秀团队
团队每位教师虽然都有各自负责的教学项目,但为了达到最好的融合育人效果,团队老师将所有课程“一把抓”,共同备课、互相听课、交流补充,成为了该团队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在日常授课中,团队及时补充应用实例和软件教学。借助上外课程中心整合教学资源,引入MatLab数学软件和R软件,帮助学生运用软件完成所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并展现如何将数学应用于专业领域,进而提升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性。相应实践作业则引导学生将课堂案例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近年来,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多个学生团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知行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屡获佳绩,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奖项。刘晓倩老师指导的“一带一路”团队获上海市优秀项目报告奖、优秀展示项目奖(线上)、最佳人气项目奖。罗雪梅、安玉莲、许加凤、刘晓倩老师指导的学生在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荣获全国大赛二、三等奖。与学生一起成长,幸运又幸福
老师的职责不仅在育人,更在育心、育德。即便已经成为这支优秀教学团队的资深前辈,教书育人40多年的罗老师在一代代学生眼里始终是那个“雪梅姐”。2021年1月,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成立了“罗雪梅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资深教授的引领辐射作用,打造“教学、科研、督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打造育人共同体。
课堂内外,数学团队的老师们努力成为最好的讲述者,也期待成为最好的倾听者。人际交往、课业压力、乡愁思绪……每当学生们迷惘而不知所措时,就会去找几位“知心姐姐”聊聊天,老师们都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然后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渐渐地,学生们的“家长里短”与“喜怒哀乐”变成了老师们课余时间的常客,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也让一个又一个失意茫然的学子豁然开朗。有的学生抹着眼泪进来,笑着离开;更多的学生失望变希望,自卑变自信,迷茫变明朗。比起让学生们学会在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团队的老师们知道,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快乐、积极、健康地学习与生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
罗雪梅老师感慨道:“陪伴、引导、见证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最愿意做的事情。与学生一起成长,很幸运,很幸福!”
(董嘉骐、鱼思哲、张晶晶、徐佳慧、庞秋玲)